来源:长沙晚报 时间:2009-10-14
古代称城市为市井,一个城市不但要有市场,还得有水井,这是因为人的生活离不开水,所以凡有城市,必有水井。长沙是个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,城市里的古井多不胜数,而且多数已成地名。比如:水风井、观音井、五家井、桂花井、彭家井等,丰泉古井也是其中著名的以井为地名的老街之一。
据古老传说,此处原无井,人们用水困难,要到数里外的湘江河去挑。有一老婆婆的儿子是个大孝子,却生来腿脚不方便,挑水太难。孝子因母亲有洁癖,天天要洗澡,便不顾自己脚有残疾,天天跛着脚去数里远的湘江河里挑水给母亲用,数十年如一日,因此感动了观音菩萨,派来座前捧玉净瓶的龙女,在孝子屋前点化出一口井,将玉净瓶内甘露洒到井里,从此井内一年四季水涌不绝。后人称为丰盈井,又称丰泉井,丰泉古井南面还有丰盈里的街名,附近另有一井叫观音井,传说也是菩萨所开。
神话归神话,其实,丰泉古井位于芙蓉区,水井已不能用,只有井面建筑还在,以丰泉古井为名的街仍在,此街北起东茅街,南止丰盈里。丰泉古井建于清道光八年冬(1828年),由当地六十户人家集资兴建,是为了解决附近居民用水困难。当时在井边立了两块石碑:一块记载集资人的姓名,集资金额,修井时间;另一块喻示此井公用和修井原因等。丰泉古井井水清澈甘甜,水量丰盈。在没有自来水的时代,周围数百户居民用水全靠此井。
解放前,旧政府不管老百姓的死活,一个洪山庙水厂修了十六年都没完工,城里居民大多只能挑河水吃。湘江河岸陡峭不好上下,涨水时无处落脚,退水时河滩上泥泞难走,挑河水可不是人人能挑的。虽然城里有许多水井,可因为污染,一些水井的水有杂质不能食用,像丰泉古井这样水能食用的井不多。许多人挑不动河水,就专门走远路来丰泉古井挑水回去食用。解放后,人民政府关心老百姓的生活,很快修了一些自来水厂,在城区设了许多水站以解决城市居民饮水难的困难。水厂水站竣工那天,政府宣布免费用水三天,许多市民自发放鞭炮庆祝。随着自来水管通到大街小巷,通到各家各户,许多古井已废弃。前几年,修建蔡锷南路,为了保护这个有近两百年历史的古井,施工时特地把古井地面上的建筑移到蔡锷南路路边,并在井的周围开辟一个小花园,供住在丰泉古井附近的人们休闲纳凉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