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长沙晚报 时间:2007-11-05
下了班,朋友胜之把车开了过来,说要来个夜游岳麓山。我说找个白天吧,晚上能看到什么,他说,在夜里的深山中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,这比什么都要舒坦。还有什么可说的呢,上山去。
也只有在夜晚才能发现,原来山门除了公园管理处用于收门票外,还有一个作用,将闹市与山体分隔成两个世界。进了山门沿着大路走向爱晚亭,尘世的喧嚣便被阻隔在了山门外。这时天已完全黑下来了,月光明亮起来,树影婆娑,微风吹来,凉凉的,清清的。来到爱晚亭下,有几个跟我们一样的夜游神在这里徜徉。夜色中,爱晚亭静默着,俨然如一尊佛像端坐在山间水边。那绝对是与白天所见完全不同的感觉,或许爱晚亭本就是佛所幻化吧,白天任由游人嘈杂,渲泻俗世的浮化,到了夜晚正本归原,佛开始为山下那些凡夫俗子们祈祷。于是我们默默走过亭的身边,心想,这个时候所见的才是爱晚亭的真正面目,那佛一样的安详!
绕到亭后,山谷流泉的声音渐渐清晰。我们拾级而上,那一层一层的石阶在白天看来每爬一步都似乎有种人生般的艰难,而此时此刻,那些铺在幽暗的月色中的石阶却显得极为柔和,缓缓将我们引向山峰。在潺潺的流水声中,我们走过高大古木的跟前,抬头仰望,那些树木比白天所见更为高大。它们静静矗立在山坡上,身影是如此的挺拔。吮晨露,饮山泉,成就了树的骨格,冬不畏寒,夏不避暑,迎风而立,这是树的品质。在涧边树下,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新鲜的气息,我们深深呼吸,尽情的让它沁入我们的心田。
胜之说,岳麓山与其它山不一样,夜晚听不到鸟鸣声,我说,其实山里鸟很多的,可能是山里的夜晚太惬意了,那些小动物们早早就睡下了呢。说着说着,来到了半山湖边。半山湖的位置恰在岳麓山的半山腰,山顶高298米,湖面所在是一百七八十米的高度。夜幕下的半山湖平静得在微风中不起涟漪,月光下就如寒冬的冰面一般。
湖面堤边,莲花早已没了,只剩下莲叶平铺在水面。沿着湖堤长廊来到湖心亭,本想进去坐,发现里面有一对男女正在赏月,我们只好作罢,胜之开玩笑说,刚才有一份真挚的爱情离我们只有几米远。转到湖的对面,盛开的芙蓉花在夜色中分不清其红白黄色,转身再看,一幅美丽的夜景图画让我们惊叹:湖堤上空的圆月尤如高高挂起的一面明镜,倒影在湖中央,月影被偶尔跳起了小鱼儿敲碎,随即又“破镜重圆”,校园里的混杂声远远地从树梢传来,那声音很轻,略带节奏,仔细的听听就像是麓山寺里的诵经声,让我们产生一种恍惚,似乎自己步入到了尘世之外的边缘,那一端是喧嚣的凡尘,这一边是凡界之外。
从半山湖继续向上,顺着大路登顶。在那一株株枫树前我们驻足留恋。摘下一片枫叶用手机灯光照亮,青青的叶面已有了红色,现在虽还是不很红,但白天远远的看来红色的感觉还是明显。深秋看满山红叶,每年都吸引着众多游人前来。而能在夜间亲闻枫香的人恐怕就不多了,我们有幸算在其间。
沿着石级而下,慢慢享受着这夜的宁静。树叶在夜风中摇拽,轻得更像是流沙似的声响。山泉的流水声从山涧传出,与树叶的流沙声交织在一起。遗憾的是,远处山下不断传来人声车声喇叭声,破坏了这大自然独特的音乐,少了一种超脱凡尘的感觉。
回首,那山上树影中的灯火似有种迷人的光芒。我的家就在山下河边。 |